[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联动警务实训搭建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平台,是提升教学针对性、增强教学感染力、强化教学实效性的有益尝试。为此,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三方面入手,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联动警务实训的教学体系,从完善联动警务实训教学的管理体系、强化联动警务实训教学的队伍建设、确保联动警务实训教学的基地建设三方面入手,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联动警务实训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警务实训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忠诚教育的主渠道,其建设和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公安院校办学目标,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合格人民警察。实现警务实训与思政课实践的联动,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警务实训活动充分融合,是提升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的有益尝试,也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有益探索。
一、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联动警务实训的内在机理
1.有的放矢,强化理论认知,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实践教学作为提升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对于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认识、坚定在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升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更担负着强化大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的忠诚信仰,深化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公安职业精神的理论认知,增强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以往,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恪守普通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模式,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学生,从普遍意义上讲,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一味地注重公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普遍性,忽视其作为培养合格人民警察的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也使思政课实践教学不能凸显公安教育的办学特色,导致其不能有效发挥培养公安工作合格人才的作用。
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警务实训联动,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警务实习、大型安保活动、毕业警务实习等实训教学活动,是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针对性的全新尝试。通过联动警务实训,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运用于警务工作实际,发挥以下作用:一是帮助广大学生在应对社会问题和处理公安业务时,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提升政治鉴别力;二是深化青年学生的忠诚信仰,加强对忠诚、爱民、敬业、奉献等公安职业精神的思想认同;三是提升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公安实践中遇到的思想困惑、理论难题、现实矛盾的能力。总之,联动警务实训,可以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更直接地服务于培养合格人民警察的人才培养目标。
2.润物无声,强化情感浸润,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感染力
感染力,是通过情绪的传递与交流引起别人相同思想感情的能力。思政课教学不仅通过理论的力量说服人,更以情感的力量感染人。尤其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预设的教学情境、特定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力量与温度,缩小与理论的心理距离,从而认识理论、认同理论、信仰理论。公安院校作为具有明确职业指向的高等院校,其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感染力不仅体现在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和情感力量感染学生,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坚定的忠诚信仰、温暖的爱民情怀、严谨的纪律作风、公正的执法态度,使学生在浓郁的警营文化熏陶下实现思想的升华。
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警务实训联动,利用警务实训的教学情境,联合公安院校警务专业课教师以及公安一线人民警察,完成思政课实践教学任务,这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感染力搭建了重要平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能够营造激发忠诚情感的情境场。情境是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精选或创设的蕴涵着、体现着教育者意图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以真实、生动、鲜明的形象为主体的教育环境。[1]联动警务实训,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在公安一线中开展,公安实训基地成为蓝色警营文化传播的辐射场,它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孕育于充满公安特色的教学情境之中,学生的情感系统在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氛围中受到激发和感染,这既提高情感互动的效率,又使情感功能得以最大化的发挥,实现忠诚品德的升华和警察职业人格的完善。其次,组建培育公安精神的教师团队。联动警务实训,不只是教学空间的合并、教学过程的融合,更是教师队伍的联合。以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师团队主要由单一的思政课教师组成,联动警务实训之后,教师队伍扩充为包含思政课教师、警务技能专业课教师、一线民警在内的联合教学团队。在这个教学团队中,教师都是具有公安人格魅力、富有警务工作经验和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学主导者,他们信仰坚定、政治合格、纪律过硬,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言传身教更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接受公安精神洗礼的过程。第三,形成平等交流的教学氛围。在联动警务实训活动的过程中,教学主体与教学对象形成一种独立人格之间平等共生的交流对话关系。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师生之间的情感充分碰撞、相互感染,进而实现感情的共鸣和认识的趋同。毫无疑问,这种感情共鸣和认识趋同,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它使教学内容随着情感的脉动,自然而然地在教师与学生中间进行有效传递。
3.知行合一,强化行为追求,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思想的内化、外化,并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知行统一,这也是公安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的最终体现。将警务实训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联动,让学生在警务实训过程中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十六字要求,具体表现为:牢牢把握对党忠诚这一政治灵魂,站稳政治立场,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坚持和服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亲民爱民、无私奉献,忠实地履行人民赋予的权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秉公执法、规范执法,牢牢把握执法公正这一价值取向;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牢牢贯彻纪律严明这一重要准则。最终,通过将理论认知转化为坚定信仰,继而转化为行动追求,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知行合一的目的。
二、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联动警务实训的教学体系
思政课实践教学联动警务实训,要紧密结合警务实训的实际,充分利用校内、社会、公安机关等教育教学资源,完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创新,构建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1.教学内容:时事解析、职业道德、工作方法、实训概况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创新是重中之重。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警务实训联动,教学内容既要凸显教学活动本身的思想性、政治性,又要体现服务实战的针对性、实效性。基于此,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当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开展。
一是时事解析。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公安队伍预备力量,未来将成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决定了针对这一青年群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国家社会发展步伐,凸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时效性。尤其针对在校园之外进行假期警务实训、毕业实习等警务活动的大学生来说,及时连续传递时事讯息,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延续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同时,学生离开校园,来到现实社会的广阔天地,教学场景的开放性和复杂性使他们对时代热点、社会焦点有不同于在相对封闭的校园教学环境中的视角和看法,并有探求真相、寻求答案的内在渴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联动警务实训,及时传递时事讯息、解析社会焦点问题,既能开阔学生的理论视野,又能够及时答疑解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大局观,由此,极大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育效果。
二是职业道德。人民警察既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守护者,又是法律重器的执行者,其职业道德的水平,是衡量公安队伍建设状况的重要标准。在警务实训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公安资源,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爱民、敬业、奉献等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团队、协作、创新等职业精神教育,同时深刻认识人民警察职业不可或缺的社会价值,认识公安工作对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些教学内容的设置,对于没有正式踏入人民警察队伍的公安院校大学生来说,在培育警察意识,坚定从警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工作方法。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P742-743)在思政课联动警务实训过程中,开展工作方法论教育,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更深层次的指导作用。具体来说,可以在教学实施环节,结合公安业务,全面系统讲解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全面看问题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辩证思维的方法,等等,使学生在工作中科学、理性面对职业生涯中的个人发展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实际工作问题,给他们职业生涯有益的指引,使思政课成为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问题的金钥匙,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和说服力。
四是实训概况。警务实训的每一次实践主题都因为执行警务任务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基于此,联动警务实训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根据实践主题的不同,向学生充分解析活动的内容、目的、意义,让他们在实践活动前,就对此次活动具有充分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促使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警务实训工作。比如,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安保活动中,辽宁警察学院专门组织教师,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述G20峰会的目的、内容、意义,并且对我国承办此次杭州峰会的概况和重大意义作了全面介绍。学生在安保活动前就对此项任务的相关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使他们充分认识身上肩负的重大责任,更对承担此项任务感到无限光荣,为安保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广泛的思想基础。
2.教学方式: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网络推优、个别指导
因为警务实训要跟随警务活动的内容、场所不断变换形式,联动警务实训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也要根据每一次警务实训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
一是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就是筛选教材内容“理论点”和现场教学“教育点”的结合点,围绕教学内容,在警务实训过程中,开展5~50人的集中讲授。这种教学方式有如下要点:第一,集中讲解。在警务实训之前或者在警务实训过程中,利用学生相对集中的时间,在公安局、基层派出所、安保现场等地点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公安文化氛围的教学情境中集中接受思想教育,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第二,团队授课。教学活动在由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一线民警组成的教学团队的主导下开展,教师从不同角度进行现场主题讲解,使学生从理论、现实多角度深化对教学主题的认知,提升教学活动的说服力。第三,交流讨论。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分组开展讨论,并以撰写小论文的形式提交教学体会,深化对教学主题的理解和反思。
二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的参与式、启发式教学方法。之所以在联动警务实训的过程中利用案例教学,是因为这种教学方式有如下特点:第一,案例本身的亲历性。在警务实训教学中应用的案例,通常是引起感动、引发思考、发人深省的优质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或收集的,具有真实可信、现场感强的特点,因此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使学生被教学内容吸引。第二,案例讨论的开放性。警务实训中针对特定的案例开展教学活动,大多以一线民警和思政课教师在公安机关通过小规模集中的形式进行。学生可随时针对案例提出问题,与一线民警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对话,这使得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更高。第三,问题反馈的及时性。当学生基于案例事实产生问题或困惑时,民警与学生面对面沟通,可使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得到及时反馈和解决,使案例讨论更充分。
三是网络推优。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是当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趋势。在警务实训过程中,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发生在身边的优秀学生、优秀民警的事迹进行实时播报,无疑成为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即时性、直接性。利用网络媒体随时推送警务实训中收集到的学生或一线民警优秀事迹,使学生即时感受身边榜样的力量、零时差接受正能量的熏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第二,全员性、全程性。利用网络推举优秀事迹,不受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思想教育,实现教学内容的全员、全程覆盖。第三,灵活性、鼓舞性。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传播优秀事迹,内容鲜活、形式活泼,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
四是个别指导。在警务实训过程中,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教师团队通过多种形式对小组成员给予个别的、实时的思想指导,帮助学生在工作之中或工作之余,解决思想问题、现实困惑。
3.评价体系:教师评价、单位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
一是教师评价。在联动警务实训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部分处于主导地位,不仅要完成实践教学的设计、组织、实施等任务,还要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过程和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主要根据警务实训中学生的出勤率、实践参与度、实践积极性、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过程评价对于整个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导向、控制、协调和激励作用。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实习报告、实习论文等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结果评价,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掌握了实践教学所要求的有关学科知识,具体包括其实践报告、论文等是否能够按原样回忆所学过的知识信息,对思政课的相关概念、原理、观点和方法的表述是否正确等。
二是单位评价。公安机关作为接受学生警务实训的单位机关,要从公安工作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实践方法、实践能力进行考察。首先是对思想态度的考察,主要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以及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等。其次是对实践方法的考察,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懂得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实践活动。最后是实践能力的考察,主要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具有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警务工作问题的能力。
三是学生互评。在警务实训过程中,同学之间通过朝夕相处,更能从情感、态度等方面对同伴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分为若干实践小组,学生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出发,对小组成员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参与的程度、团队协作、任务完成等情况进行考察。
四是自我评价。学生在参与警务实训的过程中,主观上有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的强烈愿望,客观上也具备了参与评价的可能。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生手册,根据手册中明确列入的《实践教学教学大纲》《评价标准》等要求,对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具体包括对教学主题的把握、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参与警务实训的感受、对未来课程的建议等方面,学会对学习进行反思,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更明智、更理性地学习,真正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三、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联动警务实训的保障机制
1.完善联动警务实训教学的管理体系
第一,建立联动机制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各高校要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把实践育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抓好落实。根据这一要求,公安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或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由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各专业院系负责人为成员,集中领导、统筹实施全校联动警务实训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领导小组要紧紧围绕忠诚教育基本问题,准确把握公安事业发展的宏观战略,结合公安战线队伍建设要求,坚持思政课与公安专业课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明确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把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实践育人的首要任务,确保实践教学覆盖公安院校全体学员,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第二,构建“以思政课教学机构为核心,专业院系和公安机关共同参与”的三方合作实践活动联动筹划机构。三方在统筹运作过程中统筹合作、互相协商,为联动机制的顺利运作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支持。思政课教学机构研究制定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机制,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指导与管理。专业院系将实践教学纳入预备警员培养方案,系统设计公安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规划相应实践课时,确保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公安机关负责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组建教官队伍,确保实习基地硬件和软件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思政课教学机构、专业院系、公安机关本着相互合作、确保落实、服务基层、相对稳定等原则,共同协商,协同发展,促进警务实训顺利进行。
第三,完善联动机制的规章制度。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以规章制度为保障,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开展活动,对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以培养合格人民警察为统领,使警务实训教学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互相支撑、互相协调,并细化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计划、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指导教师、课时安排、经费保障和考核办法等方面的标准,切实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警务实训的有机融合。
2.强化联动警务实训教学的队伍建设
第一,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公安院校来说,“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是既具备公安专业教育教学能力,又具备公安工作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当前,公安院校与地方公安机关广泛推行的校局合作机制,一方面保证了公安院校教师团队公安业务的能力水平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掘公安基层教师资源,服务院校的教学工作。对于联动警务实训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来说,为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从公安机关聘请理论功底扎实、业务能力较强的基层民警担任院校的兼职教官,参与联动警务实训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二是定期派专业教师全方位、多层次参与公安工作,包括通过挂职锻炼、专案办理、借调交流等多种方式,让院校教师在警务实训中对公安工作有更多的体验和更深入的思考,提升公安工作能力。三是在警务实训联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执行过程中,基层兼职教官和公安院校教师共同设计、集体备课、协同施教,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第二,要确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工作目标和责任。教师在联动警务实训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发挥着指导、参与、管理和考核的重要职责,要以指导实践教学有效开展、推动警务实训深入进行、帮助学员答疑解惑、促进学生思想升华、提升实战能力,作为工作目标和本职责任。
最后,要激发指导教师的教学动力和热情。一方面,要提升指导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指导教师既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自主学习和系统掌握公安专业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又要明确实践育人理念、扩展知识结构、创新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增强指导教师的自我认同度和公安教育事业自豪感,增强指导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价值感。
3.确保联动警务实训教学的基地建设
公安机关专业实习基地是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警务实训的重要载体,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局共建平台进行深度合作,主动与公安机关联系,积极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并根据专业实习基地的职能和业务特点进行科学布局,确保警务实训的全面性和针对性。为保障联动实践警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常态化,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文件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成立由学校、公安机关共同参与的实践基地管理机构,并负责实践基地的管理、运行、考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