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服务于交通强国战略,依托教育部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项目,深度融合海大办学特色,借助依海而生、凭海而居的地域特点,将红色精神植入海事院校的蓝色基因,突破传统单一基地类实践教学模式,打造富有交通行业特色和海大历史文化底蕴的“流动思政”立体化一流实践类思政课。
2020年11月28日中午12点到16点,我校“形势与政策”课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孔朝霞教授登上育鲲轮,为在船上航行近半个月刚刚靠岸短暂停泊的轮机和航海2018级学生开展“育鲲讲座”。孔朝霞围绕“两个大局”历史背景下的世界格局以及决胜全面小康和决战脱贫攻坚主题,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大局下中国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画卷,并结合海洋史和海大文化,希望同学们珍惜此次育鲲之行,勉励同学们在剧变的世界格局和高速换代的航海科学技术时代,致力于追逐海大学子鲲鹏之梦,引领我国航海技术发展,放眼海洋,心怀天下,兴海大、经略海洋,勇敢迎接海洋的各种挑战,为建设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贡献海大学子的力量。
在育鲲轮教室开展讲座
在讲座后,在船长薛满福的引领下,孔朝霞参观了育鲲轮的综合驾驶台系统、AUTO-0级机舱自动监控系统等机舱设施,并考察了会议室、学生宿舍、食堂等工作和生活区域,并与学生们进行了热烈交流。
在育鲲轮食堂进行交流
最后,孔朝霞向同学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海上社会实践任务,即聚焦“鲲鹏梦、海洋梦、强国梦”,依托“流动的国土”,紧紧围绕“海”元素,充分运用在船上航行或靠岸实地拍摄的照片、视频和海上直播等“育鲲航行见闻”精彩素材,结合个人调研、实地采访、查阅资料等,以微电影、微视频或网页公众号等形式完成“海上观察家”微影制作任务,并鼓励同学们参加学校“海上观察家”社会实践作品评奖活动,获奖作品将在网络媒体上展演,并向国家级微影大赛推荐。
在育鲲轮甲板布置“海大观察家”任务
据悉,“流动的思政课”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学校多部门共同设计、规划和打造的“一流实践类课程”。2020年10月,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洪刚副教授曾赴育鲲轮为船上实习学生授课,陆续会有越来越多的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跟随“流动的国土”进行海上授课。该课程将远洋航行与认知实践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将“形势与政策”重要专题贯穿船上实践学习的全过程、全环节,指派“形势与政策”课专家和专兼职教师随船授课指导,打造海大“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流动的名片”。